不问青红皂白的成语故事


不问青红皂白

拼音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

基本解释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

出处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回:“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,自然不问青红皂白,要惩办被告了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问青红皂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问青红皂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烽火连年 元·戴良《九灵山房集·二四·登大牢山》:“那堪回首东南地,烽火连年警报闻。”
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”
扫地出门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。要是清白扫地出门,总得两千两。”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喟然长叹 《论语·子罕》:“颜渊喟然叹曰:‘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’”
疙里疙瘩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五回:“滋着一脸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领,腰系丝绦,疙里疙瘩,光着两只脚,拖一双破草鞋。”
半路出家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先前读书,后来看看不济,却去改业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
汗牛充栋 唐 柳宗元《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
路无拾遗 《孔子家语·相鲁》:“孔子初仕为中都宰,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,长幼异食、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、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、路无拾遗、器不雕伪,……”
见危致命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