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朱彝尊的诗 > 卖花声·雨花台

卖花声·雨花台

[清代]:朱彝尊

衰柳白门湾,潮打城还。小长干接大长干。歌板酒旗零落尽,剩有渔竿。

秋草六朝寒,花雨空坛。更无人处一凭栏。燕子斜阳来又去,如此江山。

卖花声·雨花台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衰败的杨柳围绕着建康城,潮水打着建康清凉山的石头,早成了个空城,只得寂寞的返回。城南有条名叫小长干的古巷,连接着大长干古巷,唱歌按节拍的鼓扳。酒旗到处飘扬,往日多么繁华。可如今已经零落尽了,只剩下垂钓的鱼竿。

六朝建都的南京,如今一片衰败荒寒,从前天花降落的地方,而今只留下空荡荡的坛台。独自一人在此处凭栏远眺。燕子在斜阳里翩翩飞舞,归来又飞去,江山却是依旧如此。

注释

卖花声:词牌名,即“浪淘沙”。原唐时教坊曲名,双调五十四字,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。

雨花台:在南京中华门(旧称聚宝门)外聚宝山上。相传梁云光法师在这里讲经,感天雨花,故称雨花台。雨,降落。

白门湾:南京临江地方。白门,本古建康城的外门,后指代南京。

城:这里指古石头城,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。

小长干、大长干:古代里巷名,故址在今南京城南。

寒:荒凉。

燕子斜阳:化用刘禹锡《乌衣巷》诗意。原诗是:“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

参考资料:

1、袁世硕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 下:中国人民出版社,2015.01:725-726

2、朱敦源.中华散曲365首精华今译: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,1993.10:376

3、徐寒.历代古词鉴赏 下:中国书店,2011.06:637

卖花声·雨花台创作背景

  南京是六朝都城,是历史上著名的金粉繁华之地。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。南明福王也以南京为首都。可是清兵南下时,南京遭到了严重的破坏。作者在明清易代之际,正好游览雨花台,便通过对金陵城满目荒凉、衰败景色的描绘,借对六朝的追溯来表达对明朝的哀怨,于是便写下了该首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于非.高等师范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作品选 下册:云南教育出版社,1988.08:278

2、史创新.古代诗歌精品阅读·高中卷:辽宁教育出版社,2002.02:173

朱彝尊简介

唐代·朱彝尊的简介

朱彝尊

朱彝尊(1629~1709),清代诗人、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驱芳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。作词风格清丽,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,与陈维崧并称朱陈。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

...〔 ► 朱彝尊的诗(233篇)

猜你喜欢

曹氏寒碧即事

宋代葛绍体

屋头杨柳绿参差,小竹疎花此更宜。

帘漾水纹闲昼日,早秋风物似春时。

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十五

清代姚燮

二鼓黄垒堡,三鼓香城村。旋风飐轮角,沙叶为蔽昏。

大河莽东注,石闸西营屯。奔蹄不受役,纵性投沄浑。

捣练子·初酒醒

两汉佚名

初酒醒,乍衣单。褪著裙儿侧著冠。门外小桥寒食夜,月明人去杏花残。

花园即事呈常

唐代赵嘏

烟煖池塘柳覆台,百花园里看花来。烧衣焰席三千树,破鼻醒愁一万杯。

不肯为歌随拍落,却因令舞带香回。山公仰尔延宾客,好傍春风次第开。

绝句

清代陈忠平

差极人臣位,南柯梦转虚。盖棺论未定,颇费史家书。

鄂州南楼书事四首

宋代黄庭坚

武昌参佐幕中画,我亦来追六月凉。

老子平生殊不浅,诸君少住对胡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