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人俞退翁自号南山南菊逸赏赋诗以道其志继
[宋代]:汪炎昶
山人旧隐南山南,家具惟存赋诗笔。
翁浮清醖夜□云,菊泛寒香秋满堂。
模放已逼东篱真,经营况似南村宅。
懒从乾藓渍窗户,豪厌羔云黏几席。
铜鞭敲□秋韵铿,蕙账轩寒晓光寂。
张公十策未风云,周家六典姑泉石。
此与渊明亦何似,似处难将语凡客。
世间调上涴人衣,明日云深惆怅极。
山人舊隐南山南,家具惟存賦詩筆。
翁浮清醖夜□雲,菊泛寒香秋滿堂。
模放已逼東籬真,經營況似南村宅。
懶從乾藓漬窗戶,豪厭羔雲黏幾席。
銅鞭敲□秋韻铿,蕙賬軒寒曉光寂。
張公十策未風雲,周家六典姑泉石。
此與淵明亦何似,似處難将語凡客。
世間調上涴人衣,明日雲深惆怅極。
唐代·汪炎昶的简介
汪炎昶(一二六一~一三三八),字懋远,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幼励志力学,受学于孙嵩,得程朱性理之要。宋亡,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,名其所居为雪瓷,自号古逸民,学者称古逸先生。元惠宗至元四年卒,年七十八。有《古逸民先生集》二卷。事见本集附录《汪古逸民先生行状》。 汪炎昶诗,以《宛委别藏》本为底本,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。
...〔
► 汪炎昶的诗(141篇) 〕
元代:
方回
七里南山边,更作三里程。十里旧榷界,双桥酒有声。
身老友朋尽,事殊时代更。茅店迷处所,饮徒眠九京。
七裡南山邊,更作三裡程。十裡舊榷界,雙橋酒有聲。
身老友朋盡,事殊時代更。茅店迷處所,飲徒眠九京。
:
彭桂
更传儿女意,尽解忆长安。索饭啼堪念,牵衣别自难。
两人今旅次,八口在江干。此际愁何似,秋风暮更寒。
更傳兒女意,盡解憶長安。索飯啼堪念,牽衣别自難。
兩人今旅次,八口在江幹。此際愁何似,秋風暮更寒。
清代:
和瑛
朝渡雅隆江,浮梁乃舟造。山谷为我庐,又入西南奥。
深林蔽天日,人迹真罕到。凛冽刺毛骨,猬缩马牛踔。
朝渡雅隆江,浮梁乃舟造。山谷為我廬,又入西南奧。
深林蔽天日,人迹真罕到。凜冽刺毛骨,猬縮馬牛踔。
宋代:
萧立之
我本金精仙谪堕,雪崖劖天玉万个。有时采药白云深,亦有樵夫看棋座。
湘波射鸭愁黄间,茅堂昼阴秋几闲。前山有诗招不入,嗔我齧户铜龙环。
我本金精仙谪堕,雪崖劖天玉萬個。有時采藥白雲深,亦有樵夫看棋座。
湘波射鴨愁黃間,茅堂晝陰秋幾閑。前山有詩招不入,嗔我齧戶銅龍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