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高适的诗 > 寄宿田家

寄宿田家

[唐代]:高适

田家老翁住东陂,说道平生隐在兹。

鬓白未曾记日月,山青每到识春时。

门前种柳深成巷,野谷流泉添入池。

牛壮日耕十亩地,人闲常扫一茅茨。

客来满酌清尊酒,感兴平吟才子诗。

岩际窟中藏鼹鼠,潭边竹里隐鸬鹚。

村墟日落行人少,醉后无心怯路歧。

今夜只应还寄宿,明朝拂曙与君辞。

寄宿田家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田家老翁住在东面山坡,说自己一辈子隐居在这里。

两鬓斑白不曾记得岁月时日。只是看到满山绿遍才知春天又至。

门前所种柳树已高同深巷,山间清泉流响进入池塘。

老牛膘肥体壮一天能耕十亩地,老翁清闲时常扫一扫院子。

有客远来就用美酒招待,兴致浓厚常常吟诵先人的诗。

山岩洞穴里藏着鼹鼠,水边竹林里潜伏着鸬鹚。

村子旧址上人烟稀少,喝醉后根本顾不上辩认道路。

今夜应该在这里歇息,明天一早就与老翁告辞。

注释

陂(bēi):山坡。

兹:此地。

识春时:知道春天的到来。

茅茨(cí):茅屋。茨,用芦苇或茅草建成的屋。

平吟:平和自然地吟诵。

鼹(yǎn)鼠:田鼠。

鸬鹚(lú cí):水禽。鱼鹰,俗称水老鸦。

怯路歧:担心路有岔道。

拂曙:拂晓,天将明时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涂元渠.《高适岑参诗选注》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3年08月第1版:第21页

2、范凤驰.《新选唐诗》.北京:西苑出版社,2004年12月:第238页

寄宿田家创作背景

  唐肃宗上元元年(公元760年),高适在蜀地担任彭州刺史,后又改任蜀州刺史,时年五十七岁。由于忙于政务,高适在蜀中创作的诗并不多,这首便是当年他在某位田家老翁家里留宿时所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敏,朱瑞昌,花志红.《唐代入蜀文人蜀中创作研究》.四川:四川大学出版社,2014年5月:第43页

高适简介

唐代·高适的简介

高适

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,世称“高常侍”。 作品收录于《高常侍集》。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其诗作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

...〔 ► 高适的诗(216篇)

猜你喜欢

宫词 其一二五

花蕊夫人徐氏

海棠花发盛春天,游赏无时引御筵。绕岸结成红锦帐,暖枝犹拂画楼船。

王元美分守浙西书来谓乌程酒浊如泾水黑若油

明代王叔承

试问乌程第一篘,醉仙翻作酒家羞。

三千年上探星海,未必黄河是浊流。

狄梁公祠次匏庵韵

明代王鏊

歌中妩媚亦诚豪,覆体何人脱御袍。鍊石有方天可补,檿弧无验鬼空号。

参苓入笼还为用,稂莠当阶不受薅。南望河阳如在眼,青山无限白云高。

雨中水阁闲眺

宋代苏泂

两山正作修眉绿,一水犹如疋练横。

竟日书窗览今古,几年人世少豪英。

吕居仁惠建昌纸被

宋代刘子翚

寒声晚移林,残腊无几日。

高人拥楮眠,脔卷意自适。

秋柳 其三

近现代许南英

怯寒先著薄绵衣,竟与三春意态非。已似韦娘金缕尽,那堪苏小玉绳稀?

楼台有客怜相望,燕雁凭君记代飞。一为停骖思往事,宦情、乡梦两相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