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鹭儿
[唐代]:刘禹锡
白鹭儿,最高格。
毛衣新成雪不敌,众禽喧呼独凝寂。
孤眠芊芊草,久立潺潺石。
前山正无云,飞去入遥碧。
白鹭兒,最高格。
毛衣新成雪不敵,衆禽喧呼獨凝寂。
孤眠芊芊草,久立潺潺石。
前山正無雲,飛去入遙碧。
译文
白鹭儿,品格最高尚。
新长出的洁白羽毛雪都比不上,许多禽鸟大声喧嚷它却独自凝眸沉寂。
它孤独地睡在荒僻茂盛的野草中,久久地卓然特立于潺潺泉水里的石上。
当前山烟云消散的时候,它就展翅迅飞于辽阔的碧空。
注释
高格:品格高尚。
毛衣:指白鹭新长的羽毛。
喧呼:喧嚣,吵嚷。凝寂:宁静不噪。
芊芊:草茂盛貌。
潺(chán)潺石:立在潺潺流水中的石头。
遥碧:辽阔碧蓝的天空。
白鹭儿创作背景
唐顺宗永贞元年(805)秋,刘禹锡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,“二王八司马”同被贬谪到远僻的地方。刘禹锡所到的地方是朗州(今湖南常德)。他运用诗歌作武器,尖锐地讽刺、抨击那些害人虐物的宦官权贵,热情地赞美那些志行高洁的被放逐者。前者以《聚蚊谣》脍炙人口,后者则以这一首《白鹭儿》最为突出。
参考资料:
1、王元明.刘禹锡诗文赏析集:巴蜀书社,1989:45-47
唐代·刘禹锡的简介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...〔
► 刘禹锡的诗(654篇) 〕
清代:
冯煦
城阙。愁绝。落花时。野戍残旂雨微。峡中一春无雁飞。
相思。北来音信稀。
城阙。愁絕。落花時。野戍殘旂雨微。峽中一春無雁飛。
相思。北來音信稀。
明代:
谢元汴
敢以批鳞笔,来探江上珠。流多兴废事,写出霸王图。
黄纛蛮君贵,牂牁汉迹孤。不须临碣石,炎澥小蓬壶。
敢以批鱗筆,來探江上珠。流多興廢事,寫出霸王圖。
黃纛蠻君貴,牂牁漢迹孤。不須臨碣石,炎澥小蓬壺。
宋代:
梅尧臣
汴渠溯复沿,自可见迟速。来时迟有粮,去恨速无谷。
有粮安计程,无谷不遑宿。霜高万物枯,源水缩溪谷。
汴渠溯複沿,自可見遲速。來時遲有糧,去恨速無谷。
有糧安計程,無谷不遑宿。霜高萬物枯,源水縮溪谷。
:
黄节
英雄心事托琴中,独访孤台过断虹。满地夕阳号朔雁,隔帘人影瘦西风。
秋花晚节多迟暮,古调今弹有异同。不为知音为知志,苍茫山水月湖东。
英雄心事托琴中,獨訪孤台過斷虹。滿地夕陽号朔雁,隔簾人影瘦西風。
秋花晚節多遲暮,古調今彈有異同。不為知音為知志,蒼茫山水月湖東。
唐代:
赵嘏
莫向花前泣酒杯,谪仙依旧是仙才。
犹堪与世为祥瑞,曾到蓬山顶上来。
莫向花前泣酒杯,谪仙依舊是仙才。
猶堪與世為祥瑞,曾到蓬山頂上來。
唐代:
白居易
若不坐禅销妄想,即须行醉放狂歌。
不然秋月春风夜,争那闲思往事何。
若不坐禅銷妄想,即須行醉放狂歌。
不然秋月春風夜,争那閑思往事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