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杜甫的诗 > 水槛遣心二首

水槛遣心二首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草堂远离喧闹的成都,庭院开阔宽敞,四周没有村落,放眼一望无边。

碧澄江水,几乎淹没两岸;葱茏树木,黄昏盛开鲜花。

细雨蒙蒙,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;微风习习,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。

城里拥挤着十万人家,熙熙攘攘;这里却只有两三灯火,清闲自在。

蜀地四川的天气常常在夜里下雨,在水边的栏杆旁已能看到天色转晴。

花叶被雨水淋得湿润,树林里密密麻麻地布满水洼,我的衣服和枕席也干了。

我不能承受现在的体弱多病,又哪里还看重功利与浮名。

慢慢地倒酒来饮,我凭借它来陪伴我的余生。

注释

水槛(jiàn):指水亭之槛,可以凭槛眺望,舒畅身心。

去郭轩楹敞:去郭,远离城郭。轩楹:指草堂的建筑物。轩,长廊;楹(yíng),柱子。敞,开朗。

无村眺望赊:因附近无村庄遮蔽,故可远望。赊(shē):长,远。

澄江平少岸: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,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。

城中十万户,此地两三家.:将“城中十万户”与“此地两三家”对照,见得此地非常清幽。城中,指成都。

蜀天:蜀中雅州,常多阴雨,号曰漏天。

槛:栏杆。

祗(zhī):恭敬。

尚:崇尚,注重。浮名:虚名。

涓涓:细水缓流的样子。

水槛遣心二首创作背景

  《水槛谴心二首》,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。杜甫定居草堂后,经过他的一番经营,草堂园亩扩展了,树木栽多了。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,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,面对着绮丽的风光,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宋廓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526-527

杜甫简介
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...〔 ► 杜甫的诗(1134篇)

猜你喜欢

江上对酒二首

唐代白居易

酒助疏顽性,琴资缓慢情。有慵将送老,无智可劳生。
忽忽忘机坐,伥伥任运行。家乡安处是,那独在神京。
久贮沧浪意,初辞桎梏身。昏昏常带酒,默默不应人。

读吴汉槎秋笳集有作 其二

清代屈大均

黄鹄歌声苦,何殊汉细君。蛾眉抛白草,凤翮堕青云。

肉酪调斋饭,毛毡制战裙。雪花如掌大,持打皂雕群。

游青城山

杨可弼

我笑羊叔子,岘首矜一生。

又怪谢阿客,伐山觅峥嵘。

贺新郎二首 其一

清代项鸿祚

梦断霓裳阕,是天风、忽然吹下,广寒宫阙。银浦流云三万顷,误了两番游历。

问灵药、偷来何益?青女素娥齐掩泣,痛文箫、不上神仙籍。

谢阮几圣惠大蟹

宋代郭祥正

感君风谊我何堪,问遗时时过草庵。今岁未知霜蟹美,一餐还似到江南。

闵忠

宋代方一夔

弱冠知名动紫宸,两朝际遇荷恩深。身先赴义人争死,天不成功泪满襟。

自郑有谋归华氏,舍湘无地托王琳。鞠躬待死无馀事,不负朝廷不负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