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秦观的诗 > 南歌子·玉漏迢迢尽

南歌子·玉漏迢迢尽

[宋代]:秦观

玉漏迢迢尽,银潢淡淡横。梦回宿酒未全醒,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。

臂上妆犹在,襟间泪尚盈。水边灯火渐人行,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。

南歌子·玉漏迢迢尽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漏壶中的水渐渐滴尽了,星空变得黯然,银河淡淡地横在天上。我从梦中醒来,可因昨夜醉酒,现在尚未完全清醒。邻家公鸡的报晓声阵阵传人耳中,仿佛在催促我们起床,可我们两情缝络,万般不舍,是那样害怕天亮。

我迷惑这一切是真实的还是在梦中,可看看我的臂上,赫然留着她的胭脂和香粉的痕迹,余香袅袅;我的襟袖上尚有几点她滴落的泪痕,才知道这不是虚幻。从窗户望出去,远处的水边有几点灯火闪烁,接着又隐约听到有行人在走动。西边的天际,一钩残月和几颗寥落的晨星在相依相伴,闪着黔淡的光辉。

注释

南歌子:唐教坊曲名,此词有单调双调。此词有版本也题作“赠陶心儿”。

玉漏:即报更滴漏之声。

银潢(huáng):银河。

梦回:梦醒。 宿酒:隔夜之酒。

妆:指梳妆所施脂粉。“臂上”句:此处指晨起别情。

三星:参星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夏于全主编.唐诗宋词 第15卷 宋词: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,2006:48-49

2、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.秦观词新释辑评:中国书店,2003年:280-283

南歌子·玉漏迢迢尽创作背景

  这是一首赠妓词。此词本事,历代词话多有记载。胡仔《苕溪渔隐从话前集》卷说是秦观在蔡州时,曾眷颐营妓陶心儿,在临别之时,写此词为赠。考秦观行实,他是在宋元祐元年丙寅(1086年)任蔡州教授,至宋元祐五年(1090年)赴京任太学博士,可见此词很有可能就是作于此一时期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.秦观词新释辑评:中国书店,2003年:280-283

秦观简介

唐代·秦观的简介

秦观
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
...〔 ► 秦观的诗(570篇)

猜你喜欢

虎臣子禹惟中时雍子交集斋中

欧大任

下马嚬呼浊酒瓶,西游宾客在黄亭。布衣谁敢轻朱建,木榻空羞老管宁。

舞罢长虹秦气紫,头来明月楚天青。君看汝颍千秋会,曾为何人一聚星。

晚秋登楼

宋代王同祖

独上危楼望落晖。昏鸦归处远烟微。

湖光洗得秋容净,争奈江南雁又飞。

赠性甫

邢参

僦却楼居恣赏春,临溪更得采香蘋。一瓢醴酒常浮月,数箧遗书不受尘。

静语未尝关世务,醉眠多是任天真。耆年无恙贫无虑,绛帐传经喜有人。

喜迁莺 露筋祠

清代易顺鼎

灵旗风大。怅春阴换尽,都飞凉霭。鱼地铺冰,蟾天浸月,不照寻常眉黛。

小蚊已辞秋帐,成就芳名百代。泪休洒,自翠蛾无恙,青蝇安在。

海上杂诗 其一

汪精卫

朝晖流影入云罗,尽熨风纹似镜磨。一种清明和悦意,欲将坦荡托微波。

颂古二十四首

明代释宗演

有一语,没人知。

最亲切,又希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