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佚名的诗 > 竹竿

竹竿

[两汉]:佚名

籊籊竹竿,以钓于淇。岂不尔思?远莫致之。

泉源在左,淇水在右。女子有行,远兄弟父母。

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。巧笑之瑳,佩玉之傩。

淇水滺滺,桧楫松舟。驾言出游,以写我忧。

竹竿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钓鱼竹竿细又长,曾经垂钓淇水上。难道不把旧地想,路远无法归故乡。

泉源汩汩流左边,淇水荡荡流右边。姑娘长大要出嫁,父母兄弟离得远。

淇水荡荡流右边,泉源汩汩流左边。嫣然一笑皓齿露,身佩美玉赛天仙。

淇水悠悠日夜流,桧木桨儿柏木舟。驾车出游四处逛,以解心里思乡愁。

注释

籊(tì)籊:长而尖削貌。

尔思:想念你。尔,你。

致:到。

泉源:一说水名。即百泉,在卫之西北,而东南流入淇水。

行:远嫁。

瑳(cuō):玉色洁白,这里指露齿巧笑状。

傩(nuó):通“娜”,婀娜。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。

滺(yōu):河水荡漾之状。

楫(jí):船桨。桧、松:木名。桧(guì),柏叶松身。

驾言:本意是驾车,这里是操舟。言,语助词,相当“而”字。

写(xiè):通“泻”,宣泄,排解.

参考资料:

1、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120-122

2、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123-125

竹竿创作背景

  关于诗的主旨,《毛诗序》说写的是一位远嫁的卫国女儿,思念家乡的情怀。至于作者,魏源在《诗古微》中考证,以为“亦许穆夫人作”。魏源说《卫风·竹竿》是许穆夫人所作,并没有实证,只是一种推测。现代多数学者把《卫风·竹竿》看作一位远嫁的卫国姑娘思念家乡的歌声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120-122

2、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123-125

佚名简介

唐代·佚名的简介

...〔 ► 佚名的诗(421篇)

猜你喜欢

送苏修往上饶

唐代李嘉祐

爱尔无羁束,云山恣意过。一身随远岫,孤棹任轻波。
世事关心少,渔家寄宿多。芦花泊舟处,江月奈人何。

次韵程弟 其八

宋代方岳

莫为盘飧烹不鸣,借公松石听溪声。貂蝉只是麒麟楦,寄语诸公卿自卿。

杂兴

宋代陆游

扁舟夜载石帆月,双屦晓穿天柱云。

八十老翁能办此,不须身将渡辽军。

禹门

明代薛瑄

连山忽断禹门开,中有黄流万里来。更欲登临穷胜观,却愁咫尺会风雷。

自题墨竹图

金鉴才

淇园谁植露中枝,影落沧波有所思。江上纶竿高士钓,庭前竹马小儿骑。

到阶暮色重重积,穿户斜光寂寂移。莫道已临天尺五,潇湘风雨不胜悲。

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

明代王绂

泉声山色古今同,师去尤能继若翁。临别自惭无可赠,一枝聊为助清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