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佚名的诗 > 我行其野

我行其野

[两汉]:佚名

我行其野,蔽芾其樗。婚姻之故,言就尔居。尔不我畜,复我邦家。

我行其野,言采其蓫。婚姻之故,言就尔宿。尔不我畜,言归斯复。

我行其野,言采其葍。不思旧姻,求尔新特。成不以富,亦祗以异。

我行其野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走在郊野荒凉路,路旁椿树枝叶疏。只因婚姻的缘故,我才与你同居住。你不好好善待我,只有回到我故土。

走在郊野荒凉路,采摘蓫叶多辛苦。只因婚姻的缘故,才到你家同住宿。你不好好善待我,只有回归我家族。

走在郊野荒凉路,采那葍草聊果腹。你全不思往日情,追求新欢太可恶。不是她家比我富,是你变心的缘故。

注释

蔽芾(fèi):树叶初生的样子。樗(chū):臭椿树,不材之木,喻所托非人。

昏姻:即婚姻。

言:语助词,无实义。就:从。

畜(xù):养活。一说是爱的意思。

邦家:故乡。

蓫(chú):草名,俗名羊蹄菜,似萝卜,性滑,多食使人腹泻。

宿(sù):居住。

言归斯复:言、斯,都是句中语助词。归、复,即归回。

葍(fú):多年生蔓草,花相连,根白色,可蒸食,饥荒之年,可以御饥。

新特:新配偶。特,匹。

成:借为“诚”,的确。

祗(zhǐ):只,恰恰。异:异心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下):雅颂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404-406

2、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379-381

我行其野创作背景

 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伦理传统,导致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子的被动地位,因而也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突出的文学母题——弃妇文学。《小雅·我行其野》就是写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诉说她被丈夫遗弃之后的悲愤和痛伤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下):雅颂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404-406

2、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379-381

佚名简介

唐代·佚名的简介

...〔 ► 佚名的诗(421篇)

猜你喜欢

奉题对庐文集二首 其二

陈永正

雄奇清婉发英华,岭表风流擅一家。诗寿千春文寿世,此生原不负名花。

恭谒孝陵

清代顾炎武

闰位穷元季,真符启圣人。九州殊夏裔,万古肇君臣。

武德三王后,文思二帝邻。卜年乘王气,定鼎属休辰。

访仙亭

明代朱多

客访遗基岁月华,仙人何处弄烟霞。

山中甲子无春夏,四月才开二月花。

咏史五首其四·商人

宋代范仲淹

履癸昆吾祸莫移,应天重造帝王基。

子孙何事为炮烙,不念嘻吁祝网时。

铜雀瓦砚歌一首谢林法曹

宋代刘克庄

凉州贼烧洛阳宫,黄屋迁播侨邺中。兵驱椒房出复壁,帝不能救忧及躬。

台下役夫皆菜色,台上美人如花红。九州战血丹野草,不闻鬼哭闻歌钟。

望云思亲图

唐代王翰

白云天际闲舒卷,却似摇摇行子心。云气有时还变灭,子心无日不登临。

高林度过含疏雨,远岫飞回落晚阴。不羡梁公为令子,但存忠孝古犹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