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杜审言的诗 > 赠苏绾书记

赠苏绾书记

[唐代]:杜审言

知君书记本翩翩,为许从戎赴朔边。

红粉楼中应计日,燕支山下莫经年。

赠苏绾书记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我知道你才思敏捷,文书写得非常漂亮,却为什么要赴北疆边地去参军呢?

家中妻子将一天一天计算着分离的日子,燕支山下你千万不要长年滞留哪。

注释

苏绾(wǎn):作者的友人,曾任职秘书省和荆州、朔方军幕,官至郎中。书记:官职名称,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。唐时元帅府及节度使府僚属中均有掌书记一职,掌管书牍奏记。

书记:此指书札、奏记两类散文。翩翩:以鸟儿飞翔时的轻快喻文才优美。

为许:为什么。从戎:从军。朔边:北方边地。

红粉:代指女性,此指苏绾的妻子。

燕(yān)支山:又叫胭脂山、焉支山,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。以其多产燕支(红兰花)而得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27-28

杜审言简介

唐代·杜审言的简介

杜审言

杜审言(约645-708),字必简,汉族,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,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。唐高宗咸亨进士,唐中宗时,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,被流放峰州(今越南越池东南)。曾任隰城尉、洛阳丞等小官,累官修文馆直学士,少与李峤、崔融、苏味道齐名,称“文章四友”,是唐代“近体诗”的奠基人之一,作品多朴素自然。其五言律诗,格律谨严。

...〔 ► 杜审言的诗(40篇)

猜你喜欢

与张支百研江话诗随笔

清代李重华

李杜横驰翰墨场,如椽韩笔颇相当。数篇《琴操》尤高躅,束晰何因便《补亡》。

和泛池三首 其二

明代边贡

闻结茅亭傍水边,几时同泛钓鱼船。酒宾诗主东南美,霁月光风上下天。

白雪可须推郢调,黄州真屡梦坡仙。休嫌小隐邻城市,心远由来地自偏。

下皋俱乐亭扁 其十

明代黄仲昭

潇洒林亭仅数椽,包罗风景迥无边。夜来微雨兼秋至,彻骨清寒疑欲仙。

将冠

程滨

似见咿呀初学步,谁知冠礼竟加余。春秋铸就慵疏性,辜负家藏几柜书。

新繁县显曜院

宋代梅挚

绣地萦回宝势长,遍游宁倦徙胡床。禅斋不顾幡风影,讲席乱飞花雨香。

苔阵暗连僧榻古,蕉旗低映佛窗凉。我来懒上东台上,目送霜楸感北堂。

角招 其一

元代邵亨贞

梦云杳。东风外,画阑倚遍寒峭。小梅春正好。护忆故园,花满林沼。

天荒地老。但暗惜、王孙芳草。鹤发仙翁洞里,为分得一枝来,便迎人索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