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范云的诗 > 送沈记室夜别

送沈记室夜别

[南北朝]:范云

桂水澄夜氛,楚山清晓云。

秋风两乡怨,秋月千里分。

寒枝宁共采,霜猿行独闻。

扪萝正意我,折桂方思君。

送沈记室夜别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秋水漾桂香,晚风多清朗,楚山清幽幽,晓云映晨光。

托萧瑟秋风寄去异地的乡愁,在千里之外共对皎洁的月亮。

枝头凄冷怎能共折兰菊?猿啼哀号孤旅哪堪悲凉。

手抚松萝你当念我曾相依伴,采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无双。

注释

沈记室:指沈约,沈约曾在郢府(今湖北武汉附近)任记室参军,故成沈记室。

桂水:源出湖南蓝山县南,向东北流入湘江。澄:澄清。夜氛:夜气。

楚山:泛指湖南一带楚地的山峦。此句说楚山上空朝云清淡。

两乡:各处异乡。一指范云所在,一指沈约的去处。

千里分: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分别。这两句说在秋风萧瑟、秋月高照的时候,知心的朋友将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分别,面对秋风秋月,倍感离别的惆怅。

寒枝:秋夜中的树枝。宁:哪能。寒枝不能共采,喻两人即将分别。

霜猿:霜天的猿啼声。此句言霜天的啼猿远行者将要独自听到。

扪萝:抚萝。萝即松萝。这句设想分手后沈约在远方正抚萝思念自己。

折桂:折取桂枝。方:正。此句用折桂寄托自己对沈约的思念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吕晴飞.中国历代名诗今译:中国妇女出版社,1991年:436

2、刘文忠.古诗类选 友谊诗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9年:28

送沈记室夜别创作背景

  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年),萧赜主持郢州(今湖北武汉附近)军政,范云随父范抗在郢府,沈约与范抗同府,与比他年轻十岁的范云相识交好。几年后,沈约转至荆州(今湖北江陵附近)为征西记室参军,此诗作于两人分别之时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詹福瑞.齐梁体诗选:河北大学出版社,2004年:52页

范云简介

唐代·范云的简介

范云(451~503年),字彦龙,南乡舞阴(今河南泌阳县西北)人,南朝文学家。范缜从弟,子范孝才。

...〔 ► 范云的诗(54篇)

猜你喜欢

宋代王珪

未晓清风生殿阁,经旬赤气照乾坤。

游灌顶三首

舒坦

万松偃蹇插云根,四面诸峰尽子孙。

日日飞烟云雾敛,不妨掌上看乾坤。

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

宋代文同

青春已破六十日,正好共携歌管游。

莺花有意欲恼乱,风雨何事相淹留。

虑狱江州晚出浔阳门

宋代陈舜俞

浅深秋色看红叶,高下人烟入翠微。

过岭已怜云满{革登},穿林宁恨露沾衣。

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

唐代马戴

远归从此别,亲爱失天涯。去国频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鸣蛩闻塞路,冷雁背龙沙。西次桑干曲,洲中见荻花。

碧山吟社流馨亭落成时中秋后一日

明代谈悌

税憩适时暇,胜在城西隅。紫氛霭佛刹,绿柚含华濡。

昔彦丽词藻,往躅何宏舒。蕴藉渍沥液,德辉披琼琚。